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原创新加坡记者:潘展乐成就比马尔尚更伟大,但没得到巨星待遇
2025-09-02IP属地 湖北4

《海峡时报》近日对国际泳坛的热议事件进行了深度探讨,揭露了中国游泳运动员潘展乐与于子迪在西方媒体面前受到的不公正对待。这则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根据该报的主笔记者的观点,潘展乐明明比马尔尚更具影响力,其成就也更为辉煌,然而他却未能享受到应有的明星待遇。值得注意的是,100米自由泳才是泳坛的王者项目,许多西方运动员拥有得天独厚的营销和保护方式,中国游泳队则需要更加关注对潘展乐的保护。

从客观角度来看,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项目中以46秒40的惊人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远远领先美国选手阿莱克斯和澳大利亚名将查尔默斯等人。按理说,这是一个震撼国际体育界的伟大成就,堪比博尔特创下的百米世界纪录,但国际媒体对此却鲜有关注,反而有不少外媒对他的成绩提出质疑。

至于于子迪,这位12岁的泳坛新星在国内赛事中展现出与巴黎奥运会水平相当的能力,却屡次遭到外媒对其年龄真实性的质疑,尤其是美国媒体《游泳世界》多次发表不当言论。

在过去两年中,加拿大选手麦金托什在女子400米混合泳项目的世界纪录远超其他对手近10秒,西方选手如法国的马尔尚以及美国的沃尔什等人的成绩被视作人类极限的突破,却从未遭遇与之相同强度的质疑。

西方媒体长期以来塑造本国游泳明星的正面形象,通过大量的人物故事报道来增强公众信任,而中国选手由于缺乏媒体的发声,显得明星效应有限,容易引发“有罪推论”。

不仅仅是潘展乐和于子迪,早在叶诗文时期,我们也因卓越的表现遭受不实指控。《海峡时报》指出,西方媒体在国际舆论上占据主导地位,质疑的目光主要集中在中国选手身上,而本土运动员则享有免检特权。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赞同: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声音,很多时候,沉默并不是金,反而是默认和怯懦,是对责任的逃避。当中国媒体对自己运动员发声时,表现得斤斤计较,而当外国媒体发起攻击时,却很少看到有效的反击,这样的人才确实稀缺。

西方的双标现象由来已久。例如,在100米蝶泳中,美国选手胡斯克临时退赛,如果是中国运动员,西方媒体会铺天盖地地报道,并质疑其恐怕是采用了某种手段不敢参赛。

或许,将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出击是一个好策略。因此,奥委会希望我们承办奥运会,我们有必要提出要求,包括增加奥委会中中国人员的比例、增加国际反兴奋剂机构中的中国人员数量,并增加中国裁判员的数量,同时每年都应在中国举办奥委会收益丰厚的体育项目赛事,否则就要重新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