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帆 杨兴东
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英伟达公司进行约谈,要求其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这一事件不仅折射出全球科技博弈的复杂环境,更凸显了中国在数据主权领域构筑法律防线的坚定决心。
芯片暗藏隐患,安全关切有据可循。英伟达H20算力芯片被指存在“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技术。此前,美国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据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这与我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背道而驰——三部法律明确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必须安全可控,禁止危害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并对个人信息实施严格保护。芯片若具备远程操控能力,无疑会对能源、通信等国家命脉的安全运行产生威胁。
在全球科技深度融合与激烈竞争的当下,芯片就是“数字石油”,算力芯片的安全已经成为各国战略布局的关键。中国此次依据法律法规约谈英伟达,是在国际科技舞台上明确自身立场,强调数据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闻学专业2024级本科生;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