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从猎奇到爆款:榴莲甜品是怎么把臭味卖成真香的?
2025-08-05IP属地 湖北0

图片


谁能想到,那个曾经让无数人“避之不及”的榴莲,如今成了甜品界的流量担当?


从榴莲雪糕、榴莲冰粽到榴莲冰皮月饼,这种以“臭味”著称的热带水果正一步步突破圈层,闯入中国各类甜品场景,成为电商爆款和社交媒体的现象级话题。 


而这场“真香定律”的奇袭背后,不只是消费者口味的转变,更是一整条从供应链到内容传播、从品牌战到消费心智的全链路重构。


1

  爆款不靠“香”:

榴莲甜品的市场逆袭

2017年中国进口榴莲22.4万吨,到2023年已飙升至142.6万吨,进口额更是翻了十几倍。这还不是全部:必胜客2023年前三季度在中国售出约1亿个披萨,其中2000万是榴莲口味。 


榴莲甜品的演化路径堪称一本活教材:早期只在东南亚甜品店低调登场,后来被改良加工、加入蛋糕、披萨、奶茶中,大众接受度不断扩大。


榴莲的甜品爆红的前提,也包括了基础设施的进步。2019年马来西亚冷冻带壳榴莲获准进口,2022年越南鲜榴莲放开入华。到2024年,越南榴莲占中国市场42.1%,泰国份额占57.4%。多产地+不同季节让榴莲实现全年均衡供应,“榴莲自由”正在变成现实。


图片

2024年中国进口榴莲市场占比;图片来源:星洲日报


冷链也在升级:中老铁路货运29小时直达昆明,全国冷链物流市场已突破5000亿。再加上国产尝试(海南榴莲已挂果),榴莲正从“热带水果”变成食品工业的稳定原料来源。


图片

社交媒体上芝士榴莲烤年糕的创意料理;图片来源:社交媒体截图


到了最近两年,榴莲不仅全年供应不断档,还通过产品创新渗透进各类节令食品:中秋卖冰皮月饼、端午冲粽子榜,年货的创意料理里也有榴莲年糕,万物皆可榴莲已成现实。


2

“臭味”拍得香:

社媒与电商合力把榴莲送上热搜

你以为是味道俘获了大众?不,是社交媒体的流量算法和电商平台的推荐机制。 


微博、小红书、抖音上的#榴莲盲盒#、#榴莲自由#早已破圈。打开果壳那一刻的“报仇或报恩”刺激感,被做成短视频“开盲盒”内容吸引亿级播放量。美食博主测评榴莲雪糕、榴莲软包、榴莲冰激凌更是催生了新一轮种草潮。


数据上看也毫不含糊:2023年4月,榴莲在京东平台销量同比增长410%,销售额破5100万元;抖音电商上榴莲冰皮月饼销售额同比暴涨90%;天猫618期间榴莲直播销售额增长105%。流量与销量双赢,榴莲甜品的出圈,从来不靠单打独斗。


榴莲甜品的走红背后,其实是中国消费者口味结构的进化。


2023年,56%以上的榴莲消费者是女性,其中25-34岁新锐白领、宝妈群体为主力军,她们追求个性、爱晒生活,榴莲这种“又臭又香”的双重刺激正中下怀。而下沉市场的广场舞大妈也没闲着:2024年天猫数据显示,六线城市榴莲甜品消费占比已超一二线。


图片

2023年,56%以上的榴莲消费者是女性;图片来源:经济日报


而以猫山王榴莲为原料的冰皮月饼越来越多,主打“正宗产地”“冷链直发”。雪皮月饼本身是凉吃甜品,有“冰皮”的称谓。广东更是最典型的榴莲试验田:盒马曾数据显示,广州榴莲冰皮月饼销量反超传统蛋黄莲蓉。榴莲从“地域限定口味”成了“代际共识的甜品”,再度打破了食品的代沟天花板。

3

 “伴手礼新贵”:

榴莲冰皮月饼

成高端中式礼品新机遇

近年来,榴莲冰皮月饼不断升级包装,从塑料盒变成精致铁盒礼品,品牌力迅速提升。当冰皮月饼由传统区域甜品转向礼盒市场,“送礼不丢面子”正是它们瞄准的定位。


相比于塑料包装礼盒,高端设计更能激发“好看又能吃”的购买理由。如东莞市冰雪佳食品有限公司便推出榴莲及其衍生品品牌“榴千佳”,预计在2025年创新推出即开即食的猫山王榴莲冰皮冰淇淋月饼订制服务。


市场上榴莲冰皮月饼礼盒规格五花八门,从单个65g独立装到6–9枚组合礼盒不等。部分厂家提供100件起定制方案,定位企业礼赠与渠道分销。铁盒不仅视觉精美,还具备二次利用价值,符合用户“拿得出手、留得住”的需求。


榴莲冰皮月饼成为伴手礼新贵,背后是中国消费力提升和礼品经济发展。传统月饼市场规模达数百亿美元 ,而榴莲冰皮月饼以独特口味与高颜值包装切入高端细分市场。通过冷链、定制、铁盒输出文化质感,品牌构建了“高端+中产+情感连接”闭环。随着礼品消费场景多元(家庭聚会、企业赠礼、节庆送礼),榴莲冰皮月饼迎来规模化发展机会。


同时,榴莲馅需严格冷链,在包装说明中常见“干冰冷藏”“冷链48小时内配送”等字眼,凸显品质控制。高端礼盒往往附带泡沫箱、保冷袋,保证送达完好,这些细节打动中产用户,建立消费信任。


谁能在传承口感基础上兼顾设计、信任和可持续,谁就能在这波“中式高端礼品赛道”中赢得一席之地。


4

甜品江湖里的榴莲战:

榴莲拆解甜品行业的全部问题?

榴莲甜品的品牌战场上,玩家各显神通:新茶饮赛道则由奈雪的茶和喜茶领衔,前者凭借榴莲口味与IP联名(如《武林外传》)打造多款爆品,全国门店多次卖断货;后者则以榴莲软冰激凌席卷社交平台,成为线下门店流量密码。


图片

奈雪的茶与武林外传联名活动;图片来源:奈雪的茶


而榴芒一刻作为垂类品牌代表,从私域起家,布局榴莲千层、泡芙、冰皮月饼等多场景产品线,逐渐受到资本青睐。


图片

榴芒一刻推出的金枕榴莲冰皮月饼;图片来源:榴芒一刻


同时,奥雪等老牌厂商则借“烤榴莲雪糕”这一亲民创意结合平价策略成功翻红——传统品牌也能通过微创新赢得新生。


展望未来,榴莲甜品有望向四大方向延伸:其一是健康化,围绕低糖、低脂和益生菌等功能元素打造轻负担甜品,契合Z世代对“吃得爽又不怕胖”的期待;其二是高端化,借助稀有榴莲品种如黑刺、红虾等,叠加定制包装和沉浸式线下体验,打造甜品奢侈品线;


其三是国潮IP化,延续《武林外传》式的文化联名风潮,与故宫、国漫、景区等文化IP深度绑定,提升情绪价值和社交传播力;其四则是跨界混搭的“疯癫路线”,从榴莲啤酒、榴莲汽水到榴莲火锅底料,产品边界不断扩张。


图片

东莞冰雪佳与多家机构及景区推出文创冰淇淋产品;图片来源:冰雪佳品牌手册


榴莲甜品不是单纯的一场口味趋势,它是整个食品消费行业在做的一场“内容+供应链+社交心智”实验。它教会品牌如何借助极端口味打动情绪,如何靠短视频撬动销量,如何在文化、健康、代际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


榴莲只是开始。下一个“现象级甜品”,也许还会更臭——但只要真香,就有能成爆款的潜力。


参考文献

https://www.sohu.com/a/805383250_286549#

https://www.tmtpost.com/6658973.html?rss=souhu

https://www.digitaling.com/projects/241016.html

https://tech.ifeng.com/c/7yBnQ4szOCG#:~:

https://m.guojiguoshu.com/article/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