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 华晓雯 见习记者 袁诚 黄崇登)7月29日,在犀港古桥修复工地,工匠们正凝神俯身雕琢木质构件。凿刀起落间,木质梁柱显露岁月浸润的温润纹路。这座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的石桥,正历经一场跨越千年的“重生”。500多万元的修复工程,要让它找回旧时神采。
县志里记载,犀港古桥所在的“犀港晨耕”曾是通山八景之一,古桥初名犀港,后易名登高,承载着“咸病涉焉”的民生记忆与犀牛涉水的古老传说。县住建局在组织修复时,没有选择简单的翻新,而是秉承修旧如旧和活化利用的核心理念,严控每一道工序,一点点复原青石的纹路、木梁的肌理,力求让每块青石、每根木梁都保持历史原貌。
在修复现场,新伐木料与原构件通过榫卯结构精准咬合,除桥体本体修缮外,沿河文化连廊、旅游公厕、挡水坝等配套设施也在同步推进。
据悉,该工程预计3个月左右完工,届时,融入“无胶榫卯工艺”与“防洪文旅双功能”的千年古桥,将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乡愁会客厅”。它也不再只是县志里的符号,而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让千年故事继续流淌在新时代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