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为盾以志为光 厦门湖里国投旅游以培训筑牢文物保护防线

   日期:2025-08-13    作者:jamfl 移动:http://gzxfg.cs-ej.cn/mobile/quote/422.html

图片

讲座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东南网8月4日讯(通讯员 朱碧芬 徐夏莹)文物,是时光镌刻的印记,是城市不灭的记忆。厦门湖里国投旅游公司联合党支部始终以党建引领业务,将守护文化根脉作为推动公司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责任担当。自承接湖里区文化和旅游局“湖里区文物保护志愿者活动”项目以来,始终以“赋能志愿力量、守护历史文脉”为核心目标,持续推进文物保护工作。

2025年截至目前,厦门湖里国投旅游公司已相继开展两期文物保护培训活动,从“四普”核心知识到新《文物保护法》解读,干货满满,为志愿者注入硬核力量。

紧扣新法要点

让志愿行动有法可依

2025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施行后,在湖里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下,湖里国投旅游公司第一时间将法律培训纳入核心课程,分两期邀请权威专家解读,让志愿者“懂法、用法、依法护文物”。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志愿者开展工作的‘指南针’。”4月11日上午,《2025年文物保护志愿者培训活动第一期:强化法治意识,共推文物保护新征程》顺利开展,培训邀请厦门市博物馆原副馆郑东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历程,重点讲解2025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内容,深入解读新法中“鼓励志愿者参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对志愿服务成绩显著者予以表彰”等新增条,让志愿者们倍感振奋。

培训中还特别设置了“案例互动”环节,结合湖里区实际文物案例,引导志愿者思考“发现文物险情如何依法上报”“巡查记录需包含哪些法律要素”等实操问题。这种沉浸式教学,让枯燥的法条转化为可落地的行动指南,也让“打造专业志愿者队伍”的目标有了法治保障。

一位来自旧改片区指挥部的参训人员表示:“这次培训让我对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有了全面且深入的理解,郑东老师结合实际案例的讲解,让我明白在旧改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兼顾文物保护,避免因不懂法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湖里区文旅局和湖里国投旅游公司组织的这次培训太及时、太有必要了。”

聚焦“四普”内核

让志愿巡查更具方向感

“文物不是冰冷的老物件,而是会说话的历史见证者。”6月19日上午,《2025年文物保护志愿者培训活动第二期:以专业培训赋能志愿力量,共谱湖里区文物保护新篇章》顺利开展,此次培训共有两个主题,紧扣“四普”工作需求与法律落地要求。

“四普不是简单的‘打卡计数’,而是对文明根系的深度溯源。”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宋叶受邀主讲《普查、守护、传承——“四普”探秘文物世界》。

宋叶从文化遗产的分类讲起,细致解读不可移动文物的级别体系——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每一处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她特别强调,“四普”作为国家行动,普查范围涵盖地上、地下、水下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等6大类,而志愿者的每一次认领、每一次巡查记录,都是为“摸清文物家底”提供第一手珍贵数据。

许多志愿者在培训后表示:“现在巡查时,会下意识关注文物的细节特征,记录也更规范了,这就是培训带来的改变。”

在第一期培训中,郑东系统解读新法修订历程与核心内容;而在第二期培训里,厦门市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逯鹏聚焦 “志愿者如何成为文物保护桥梁”,结合案例详解新法中与志愿者相关的权利义务,指导志愿者在巡查中依法记录、规范反馈。这让志愿者们既明晰了法律赋予的责任,更找准了行动的方向——原来依法巡查、规范记录,就是为文物筑起“法治防线”,从“凭热情做事”到“依法依规护文物”,培训让志愿者明晰了权利与责任。

一位资深志愿者感慨道:“逯鹏老师的课让我清楚了作为志愿者在文物保护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也知道了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

培训成效显著

志愿力量成为文保生力军

志愿者们不仅是文物的“守护者”,更是文保理念的“传播者”。文物保护培训活动和志愿服务的开展,推动形成“专业引领、志愿参与”的良好格局。

通过培训,参训人员对“四普”的重要性、普查范围、内容及自身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目前,湖里区文物保护志愿者联盟已成为文物巡查的“实践者”和文保理念的“传播者”,有效扩大了文物保护的社会影响力。

以培训实效筑牢志愿根基,让守护既有章法,又有温度。在湖里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下,湖里国投旅游公司全面落实市区文物保护各项工作要求,搭建“招募-培训-巡查-保障”全流程管理机制,为文物保护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常态化开展保驾护航。

下一步,湖里国投旅游公司将稳步推进后续培训及志愿服务管理工作,深化培训成果转化,配合湖里区文化和旅游局持续推进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贯彻施行,助力“四普”工作高质量开展,探索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新路径,为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国企力量。

(东南网)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