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旺:方寸之间,“肠”护安康

   日期:2025-08-07    作者:j3opa 移动:http://gzxfg.cs-ej.cn/mobile/quote/191.html

他们不向脏器挥刀,却在肛周方寸精研;不追血管奔涌,只为肛肠顽疾破局;不与肿瘤博弈,却为难言之隐驱霾。他们,是“生命管道”的守护者。

16年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鸣旺就是这样的守护者,他凭手术刀精准解痛,用中药汤温厚抚心,以同理心驱散阴霾,用最坚定的守护,为万千“生命管道”筑牢防线,托住无数人生活的晴朗与安稳。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gzxfg.cs-ej.cn/file/upload/202508/07/075349482.jpg" />

择“冷域”深耕:为病痛托底的初心坚守

2009年,从湖南中医药大学毕业的陈鸣旺站在了职业选择的十字路口。彼时,同窗们大多涌向心内科、骨科等“热门”科室,他却毅然选择了被许多人视为“又脏又臭”的肛肠外科,成了他此后十余年深耕不辍的战场。

“肛肠方寸之间,大有文章。它涵盖了一百多种疾病,其中不乏一些疑难杂症。很多疾病会伴随患者很多年,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多年后,陈鸣旺回忆起最初的选择,语气平静却坚定。他见过太多患者因羞于启齿延误治疗:轻微便血拖成重度贫血伴重度痔核脱出,偶发便秘熬成长期坐卧不宁。“这些‘不体面’的病痛,藏着最真实的煎熬,总得有人来做这些事。”

执业之初,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考验接踵而至。肛瘘患者的脓性分泌物、肛周脓肿的恶臭、便秘患者的排便困难……第一次独立处理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时,浓烈的异味让他几欲作呕。当看到患者术后舒展的眉头,听到那句“医生,我终于不疼了”时,所有不适都化作了他咬牙坚持的动力。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gzxfg.cs-ej.cn/file/upload/202508/07/075349232.jpg" />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陈鸣旺把这句话刻在心里。他跟着科室前辈蹲门诊、上手术、值夜班,把患者的病历写成厚厚的笔记,在手术台上仔细观察每个操作细节,下班后捧着专业书研究到深夜。从最初的不适到后来的习惯,再到如今的敬畏,他渐渐读懂了这个科室的价值——在这里,医生的双手托起的不仅是健康,更是患者重新拥抱生活的尊严。

如今,作为主任医师的他,是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亚专科带头人,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盆底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便秘医学会理事、湖南省中医和中西结合学会肛肠科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和中西结合学会结直肠盆底肛门疾病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NOSE联盟湖南分会理事,郴州市中医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诸多学术职务。这些头衔背后,是陈鸣旺从青涩医学生到亚专科带头人的蜕变,更是对“为病痛托底”初心的最好注解。

怀匠心施治:从精准诊疗到功能守护

“陈医生,我这痔疮拖了七年,是不是只能开刀?”门诊室里,一位混合痔患者忐忑地问。陈鸣旺仔细检查后,给出了方案:“你的痔核不算严重,先试试中医注射疗法,配合中药坐浴,不用挨刀子。”这样的场景,在他的门诊很常见。

“不同痔不同治”这是陈鸣旺提出的核心诊疗理念,也是他从读研时就深植于心的原则。“良性疾病的治疗,既要治好病,更要保护肛门的功能和美观。”他解释道,肛门虽小,却是消化道的“门户”,功能损伤可能导致终身排便障碍,不能为了根治而“牺牲”患者的生活质量。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gzxfg.cs-ej.cn/file/upload/202508/07/075349622.jpg" />

在他的诊疗体系里,没有“一刀切”的手术方案:轻度痔疮用注射疗法精准消除病灶;中度痔核采用套扎术减少创伤;严重脱垂性痔疮则用“PPH-STARR”微创手术,在保留肛门功能的前提下切除病变组织。面对肛瘘患者,他摒弃传统的“一刀切”挂线疗法,创新采用保留括约肌的术式,既清除瘘管又避免肛门失禁,术后恢复期缩短一半。

对于更复杂的便秘患者,他的治疗方案更是“步步为营”。“先保守治疗,调节饮食、用药,配合中医艾灸、熏洗;无效再考虑手术,术后再结合盆底生物反馈和心理疏导。”40多岁的张女士(化名)就是受益者之一,她被便秘折磨20年,伴随严重焦虑抑郁,尝试过多种偏方、调理过饮食习惯,但都收效甚微。

陈鸣旺团队接诊后,确诊为“混合型便秘”——既有直肠前突伴直肠套叠,又有慢传输型便秘。“先解决结构问题,再调动力,最后疏心理。”陈鸣旺带领团队为其实施“经肛双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微创手术,解决直肠前突和脱垂问题;术后第三天辅以针灸和中药调理肠动力,同时联合身心医学科进行心理疏导。两周系统治疗后,患者不仅排便恢复正常,失眠也大为改善,三年随访时已能笑谈“终于敢出门旅游了”。

筑学科高地:由个人深耕至团队领航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一个强的学科,能让几千、几万患者受益。”陈鸣旺常对科室医生说。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从最初的“小科室”,成长为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郴州市肛肠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为湘南地区肛肠疾病诊疗的“标杆”。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gzxfg.cs-ej.cn/file/upload/202508/07/075349542.jpg" />

学科发展,人才是根基。科室每年都会派出人员到成都肛肠医院、中山六院等国内顶尖机构进修,“把外面的好技术学回来”。陈鸣旺自己更是带头技术攻坚,率先掌握盆底生物反馈技术、腹腔镜下便秘手术等前沿疗法,再手把手教给科室年轻医生。为了让基层患者少跑路,他每年都会带着团队在郴州各县市区医院开展学术沙龙,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

2018年,郴州市慢性便秘诊疗研发中心应需而立,同步开设的便秘专科门诊背后,是一支实力硬核的团队:科室现有3名正高职称专家领衔,5名副高职称骨干支撑,2名主治医师协同,其中3人携博士学历加持,构建起层次分明的专业梯队。

这般高配阵容,专啃复杂病症的“硬骨头”,以扎实功底与精准判断,破解一个又一个肛肠诊疗难题。60多岁的尿毒症合并痔疮患者便是典型案例。患者术后出现便秘与伤口大出血,陈鸣旺第一时间联动血透室开展无肝素透析,协调血库备血,同时组织多学科会诊制定止血方案,最终让患者转危为安。

科研与临床的双轮驱动,让学科实力持续跃升。科室主持省市级课题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盆底生物反馈联合中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如今,科室年门诊量达1.8万人次,年手术约2000台次,在湖南省名列前茅;痔、瘘、肛周脓肿、便秘的诊治水平居省内领先,结直肠肿瘤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率达90%以上。

“肛肠外科医生的双手,既要执刀破疾,更要捧住信任。”陈鸣旺的话,道尽医者初心。在肛周方寸间,他与团队以坚守扎根、创新拓路,让这曾被视作“冷门”的领域,成为守护生命尊严的热土。未来,他们将不断拓宽守护的疆界,护佑更多肛肠疾病患者安康。(文/陈飒)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