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别把“谢谢”这两个字省掉
前几天,一位朋友找我帮忙,事情办妥后,我突然意识到:此人好像从来不说“谢谢”。出于好奇,我搜索了与她的聊天记录,结果令人震惊——真的从未出现过“谢谢”二字。我又搜索了与另一位朋友的聊天记录。这位朋友凡事必说“谢谢”,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更难得的是,她的感谢从不限于口头,总有实际行动跟进。
“谢谢”二字,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感恩单位,连这两个字都吝啬的人,往往把他人视为实现目标的工具,不值得交往。
把“谢谢”挂嘴边的人, 正在给你加“信任分”
部门新来的实习生小林,每次我指导她修改方案,都会发来这样的消息:“真的太感谢您了!您指出的这几个问题特别关键,我已经按照建议全部修改好了!再次感谢!”简单的一段话,却让人感受到真诚的谢意。
心理学研究显示: “感恩语言的缺失,是利己型人格的高频特征。” 长期与这类人相处,你的情绪劳动会被无限透支,直到关系破产。当“谢谢”成了奢侈品,这段关系就成了消耗品。
真正的感恩, 要说出口,更要有“回礼”
同事小刘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感谢从来不只是口头说说。上个月我帮他代班接待客户,第二天就收到了一份精致的便当;年前我推荐他参加一个重要项目,项目结束后他特意请我吃了顿火锅。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具有更高的情商和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他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别人的付出,并及时给予反馈。这种正向循环,让他们的社交网络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强大。“谢谢”虽小,却能照见一个人的修养。
做个简单的测试:打开微信搜索框,输入“谢谢”。看看哪些人的名字频繁出现,又有哪些对话框空空如也。这个简单的动作,可能会让你重新审视某些关系。如果此时,让你想起了某个值得感谢的人,不妨现在就给他发条消息吧。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的时间和善意都很宝贵,应该留给那些真正懂得说“谢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