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雅淇 通讯员 聂石磊)今年以来,大城县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卫生健康工作部署要求,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健康大城。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质增效。组建以大城县医院为牵头医院、7家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大城县医院医共体和以大城县中医医院为牵头医院、3家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大城县中医医院医共体。目前,所有乡镇卫生院接通了医疗影像云,实现了县镇影像资源共享。各牵头医院定期委派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到成员单位开展坐诊、业务讲座等活动。规范双向转诊,畅通转诊通道,保证患者向上转诊便捷高效、向下转诊安全放心,方便群众就医。
重点民生工程稳步实施。一是孕妇产前基因筛查项目。截至目前,孕妇无创DNA筛查1252人,耳聋基因筛查1023人,覆盖率达98.35%,有效预防唐氏儿和聋哑儿出生。二是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工程。目标人群为83829人,目前已筛查77500人,通过筛查共发现疑似脊柱侧弯学生2037人,复筛488人,转诊7人。对筛查脊柱异常的学生,及时告知学校通知学生家长到脊柱侧弯防控机构进行就诊复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矫正、早治疗”。
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成果惠及于民。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重点,加强与京津知名医院对接合作,引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目前,大城县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天津环湖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大城县中医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分别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专家坐诊、远程会诊、派员进修等形式,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京津三甲医院专家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环境不断优化。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达到基本标准,3个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大城县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62个,开展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人群健康需求。建成国医堂10个,2个卫生院国医堂升级改造为旗舰国医堂,为基层群众提供更规范的中医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