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春风月榜由潮新闻主理,我们邀请了15位海内外闻名的学者、作家、文学评论家、读书博主、资深媒体人组成评审团,每月为读者选出10本左右最近出版的好书。一年12张春风月榜,将作为年度“春风悦读榜”的重要参考。
好书如春风,以智识催生思考、以温度抚慰人心。我们以“春风”的名义,向当下的好书致敬,向好书背后的作者、出版人致敬。
七月,高温后接着连日雨,在不便出行的日子里,不如和好书相伴,躲躲日头躲躲雨。
本期上榜的图书体裁丰富,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社会学著述、非虚构文学等多种类别。
在题材上,《身体的雷霆》与《身体使用》都关注到“身体”这一关键词。林白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自我身体、情感和想象的体悟;而吉奥乔·阿甘本则从哲学的角度,讨论“身体转向”这一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重要话题。
“诗歌”本身也是本月月榜图书中的热点话题。非虚构作品《诗歌与警察:18世纪巴黎的交流网络》以“追缴诗歌”一事,复原18世纪巴黎半文盲社会的交流网络;长篇小说《蛋镇诗社》以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创作热潮为背景,再现了上世纪末南方小镇青年群体的精神风貌和命运沉浮。
个体的命运往往浓缩了时代的变迁,也是文学作品普遍关注的题材。《殉道学:塔科夫斯基日记》通过一篇篇本人的日记,还原这位电影大师的精神世界;《暗斗:一个书生的文化抗战》书写了一部文化抗战史,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郑振铎以书生的方式报国;《换梅》则是“一部普通人的史诗”,通过写作家的养母换梅,折射一段家国变迁的历史。
此外,《无法独处的现代人》解读现代社会的根本困境;《江南器物志》以器物为棱镜,思索江南风土与历史文化;《橡胶帝国》以利比里亚的橡胶公司为案例,讨论民族独立、国际正义、环境生态等多重问题。
一起来看看评委们的推荐吧:
《身体的雷霆》(诗歌)
林白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5.7
春风月榜评委 | 黄德海(文学评论家,《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
林白《身体的雷霆》,是她四十年诗歌的精选集,而新作占据了半数以上的篇幅。从这本诗集里,能看出林白对自我身体、情感和想象的真诚态度,她不惧怕写下自己身体的感受,也不惮于面对自己情感的悸动,更在想象的旷野里恣意驰骋,而后,那些安静的树、翻飞的鸟和流动的水,安闲地来到她的身旁。
《殉道学:塔科夫斯基日记》(日记)
[俄]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著,李芝芳 刘馨浓 译
理想国|云南人民出版社,2025.5
春风月榜评委 | 止庵(作家、学者)
《殉道学:塔科夫斯基日记》2025版在体量上从此前英文译者节译的508页(译本名为《时光中的时光》)升级为872页,全部收录了塔可夫斯基从1970年到1986年的日记和笔记,译本也由英文转译替换为俄文直译,是一部终极版塔可夫斯基日记。
塔科夫斯基在日记中写道:“对精神世界的排斥只会造就怪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应该捍卫与精神层面相关的一切。人类轻而易举就放弃了不朽,难道真与动物别无二致吗?维持崇高的道德品质,比庸庸碌碌苟且度日要艰难得多。”
这部记载他哲学思考与创作历程的日记,与他生前完成的七部作品一样,是这位独具风格的电影大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无法独处的现代人》(社会学)
【英】齐格蒙特·鲍曼 著,章艳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5.7
春风月榜评委 | 王侃(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
齐格蒙特·鲍曼被公认为是“当今用英语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无法独处的现代人》是一部学术随笔,话题涉及教育、医疗、时尚、消费、地缘、阶级、代际等多个方面。鲍曼揭示了人们在追求个体自由的同时所面临的孤独与困境,尤其悖谬的是独处能力的丧失。
鲍曼赞美独处的美妙,但他慨叹:“在逃离孤独的路上,你失去了独处的机会。”
这是现代人的根本处境,也是现代社会的根本困境。
《江南器物志》(散文)
徐风 著,译林出版社,2025.7
春风月榜评委 | 祝勇(作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江南器物志》以一座江南古镇“器隐镇”为场域,用十个故事单元切入古镇民生的方方面面,通过对诸多器物的聚焦,开创性地建构了“器物志文学”的概念范式。这种范式超越了传统的风物志写作,以器物为棱镜,深度折射江南地域的民生百态与精神脉络;将具体的“匠艺”实践,升华为承载“文心”与“人心”的精神载体,实现了从物质性到文化性的深刻跃迁。
“器物托志,古今皆然;地理绵密,凉热同心。”本书是徐风融汇地方风物与个人思辨的成果,也是他在“江南器物”方向的深耕之作、创新之作。如评论家汪政所言,《江南器物志》既是徐风器物书写的上阶突破之作,更是思索江南风土与历史文化的深沉之作。
《暗斗:一个书生的文化抗战》(非虚构)
吴真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5.7
春风月榜评委 | 申霞艳(暨南大学教授,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文学评论家)
今年是2025年,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社会各界以不同的方式来反抗遗忘。学者吴真的《暗斗:一个书生的文化抗战》以史料钩沉的方式重现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的郑振铎的书生抗战生活。
全面抗战后,许多知识分子撤离沦陷区,而受自身条件困扰的郑振铎坚持留守上海,虽然经受着内心的煎熬,却以书生的方式报国:“收异书于兵荒马乱之世,守文献于秦火鲁壁之际。”
尽管军事战场上节节败退,郑振铎和“文献保存同志会”的同仁坚持在文化领域发起了一场“暗斗”,抢救民族文化瑰宝,最终“为国家得宋元善本明清精椠一万五千余种”。郑振铎先生的文化情怀不仅永存于暨南大学的校园,也将长久地闪耀于神州家园的精神天空。
春风月榜评委 | 祝勇(作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这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文化抗战史。作者从书籍史的角度切入抗日战争,重现一介书生郑振铎在1937年至1945年留守上海的日常生活史,讲述他在深陷被敌伪追捕、生计无着的极端环境中,如何为国家抢救珍本古籍,机智躲避来自敌方和己方的明枪暗箭,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坚守在文化抗战的第一线。
《换梅》(小说)
曹乃谦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25.5
春风月榜评委 | 王侃(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
长篇小说《换梅》系曹乃谦在十多年前的同名中篇小说基础上的扩写,计七十万字,一百零八题,散文体。早在它还是一个中篇小说时,马悦然就曾这样评价:“这是一个真正的童话。”
换梅是曹乃谦的养母。陈文芬在给这部比砖块还厚的小说撰写的序言中写道:“曹乃谦的《换梅》完成了,这象征着这是一段没有人知道的天路历程。一个文盲母亲的养育解决了一个文学史上的问题。鲁迅想着文学的自身,如何与故乡的同辈人能同声一气,不再有隔膜。乃谦与母亲一起回答了鲁迅的愿望。……这是一部多么可敬可爱的大书。”
《诗歌与警察:18世纪巴黎的交流网络》(非虚构)
[美]罗伯特·达恩顿 著,谷大建 张弛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6
春风月榜评委 | 何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罗伯特·达恩顿是汉语世界有被广泛阅读的欧洲史专家。仅自2006年三辉图书翻译引进他的《屠猫记》以来,就有《催眠术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终结》《启蒙运动的生意》《拉莫莱特之吻》《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以及《印刷中的革命》等多种著作出版。
《诗歌与警察》,罗伯特·达恩顿从1749年春天巴黎警察总监受命“追缴诗歌”开始写起,勘查因一首抨击路易十五的诗引发的“十四人事件”,研究信息在半文盲社会中的传播方式,进而复原18世纪巴黎的交流网络。罗伯特·达恩顿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研究案例,而且具有世界范围的召唤性和反思性意义。
《身体使用》(哲学)
[意]吉奥乔·阿甘本 著,蓝江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5.7
春风月榜评委 | 翟业军(浙江大学教授、文学批评家)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重要转向,就是身体转向,从前那个被忽略、被排斥的身体的秘密成了哲学的首要秘密,以至于世界只有被身体化,成为“世界之肉”,才能被我们所理解和把捉。
阿甘本是身体转向潮流中最重要的哲学家。《身体使用》最大的发现是:身体不是被操控、管辖、使用,随时需要被优化的对象,而是一个承载尚未到来却已然在场的潜能的神圣场所。所谓生命,就是这种意义上的身体的使用——使用不是主体对于对象的操弄,在这里,主体与对象是一体的,并无罅隙。
《蛋镇诗社》(小说)
朱山坡 著,花城出版社,2025.6
春风月榜评委 | 潘凯雄(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
朱山坡的长篇小说新作《蛋镇诗社》以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创作热潮为背景,融书信、笔录、便笺和供词等多文体为一体,构建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时代隐喻的南方小镇生态;再现了上世纪末南方小镇青年群体的精神风貌和命运沉浮,呈现出大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变迁和鲜活个体。
作品借用诗歌这个载体,让人们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人生不是过得多长,而是你记得的日子”。作品中诗社成员们年轻时那看上去的躁动与荒唐,又何尝不是一种珍贵,在那种狂热背后所蕴含的,恰恰是一代青年人的活力释放与文学初心。
春风月榜评委 | 申霞艳(暨南大学教授,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文学评论家)
“70后”的精神盛夏及其绿荫:
加缪在《夏天集》里写道:“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不可战胜的夏天”同样激发着朱山坡,他的新作《蛋镇诗社》以一个小镇诗社的兴衰讲述了“70后”的精神盛夏。
作为诗歌国度的传人,每位写作者都不同程度地聆听诗的号召。1988年,蛋镇青年金光闪突发奇想,捣鼓成立诗社,在镇子里发掘一切潜在的诗人,并印发《蛋镇诗报》,创建“蛋派诗歌”,渴望将庸常的故乡蛋镇变成“世界诗歌中心”,一代人的理想与激情在这个盛夏被演绎得酣畅淋漓,一系列荒诞剧接踵而来。随后《蛋镇诗报》被举报,仅存五个月便分崩离析,诗人们作鸟兽散。三十年后,历经数度风雨的金光闪临终前编印《蛋镇诗社•三十年资料选编》,诗社成员撰写的信札、便笺、供词、社论、注释、年谱、墓志铭等等芜杂的文体共同构成时代的万花筒。
朱山坡尝试打破文体的樊篱,让小说氤氲诗意,让盛夏盈溢绿荫。窗外的蝉鸣催促我打开《蛋镇诗社》。
《橡胶帝国》(非虚构)
[美] 格雷格·米特曼 著,田泽浩 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25.7
春风月榜评委 | 杨斌(历史学者,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费尔斯通公司是美国的一家工业巨头,利比里亚是1847独立的西非共和国,参与独立的包括从美国返回的黑人,其国名就有“自由”和“解放”的意思。然而,是橡胶这个能带来暴利的商品在二十世纪上半期把费尔斯通带进了利比里亚。在独立、发展、慈善等口号下,利比里亚重新走进了(新)殖民主义的陷阱。
民族独立、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正义以及环境和生态究竟如何得以平衡多赢?利比里亚是个活生生的案例……
【以下是提名作品】
《穷白垃圾:美国四百年被边缘化的主流》,[美] 南西·艾森伯格 著,王怡芬 译,中信出版集团,2025.6
《荷兰之光》,[英]休·奥尔德西-威廉斯 著,王斌 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025.7
《泥沼之子》,谷禾 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25.4
《百年家事:邻水李家的四代人生》,李昕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5.7
《人性的深渊》,吴琪 王珊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25.5
《原来中国长这样》,[德]张云刚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5.6
《大学的窘境与革新》,[美]克莱顿·M.克里斯坦森 [美]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著,杨斌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25.5
《刑法学讲义(第二版)》,罗翔 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25.6
《海鸥才不管那么多》,[德]莱亚·布卢门塔尔 著,郭爽 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5.7
《大眠》,杨好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5.5
《荒野寻马》,依蔓 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5.6
《1938回答2026》,徐海蛟 著,明天出版社,2025.5
《春风再一次刷新了世界》,李少君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5
《狂怒的天空》,[美]埃里克·杰·多林 著,赵航 译,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7
《看不见水的鱼:日常生活的人类学瞬间》,刘琪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5.5
《执念》,张晓琴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