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发布。其中提出,聚焦城市交通、医疗健康、绿色能源、公共服务等领域,探索开放一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应用示范场景。
所谓未来产业,是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
《若干措施》提出,多维开放城市场景资源。发挥北京超大城市场景孵化器功能,聚焦城市交通、医疗健康、绿色能源、公共服务等领域,探索开放一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应用示范场景。聚焦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6G、量子信息等领域,加强新场景谋划。深化“融合试验+试点示范+推广应用”的全周期场景设计机制,开展场景实测和市场验证,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加强场景供需对接,推动“先研发后转化”的创新范式向“技术研发与商业应用同步”的创新范式转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