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早播报

   日期:2025-08-06     作者:zedh6       评论:0    移动:http://gzxfg.cs-ej.cn/mobile/news/173.html
核心提示:1.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集中阶段活动8月1日启幕2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以下简称“海青荟”)

1.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集中阶段活动8月1日启幕

2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以下简称“海青荟”)将于8月1日至7日举行集中阶段活动,全年开展52项活动,活动数量及涵盖领域再创新高,预计全年邀请台青超3000人次。

本届海峡青年连心汇将发布福州市支持建设“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第二批举措,出台十条含金量高、获得感强的措施。福州将携手台青聚集、对台青有吸引力的城市,共同建立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协作机制,共同发布一批研学游精品线路和优质就业实习岗位,为两岸青年搭建融合发展平台。

此外,连心汇活动将通过台青捐赠承载迁台记忆的族谱以及福州市向台胞发放首张“海青新福卡”等富有仪式感的环节,彰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实践和成效。

2.福建为历史建筑建立责任制

省人大常委会会议29日听取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记者了解到,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建筑数量均居全国第二位,通过建立历史建筑每月一巡查机制,保障每栋历史建筑“有人管、权责明”。

据统计,福建省现有历史文化名城11座(国家级5座、省级6座),历史文化街区63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0个(国家级76个),传统村落1193个(国家级552个),历史建筑10467处。《条例》实施以来,全省新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7个(国家级6个、省级31个),传统村落625个(国家级323个、省级302个),新增历史建筑6468处。

做好保护工作要落实资金、规划先行、培育工匠、数智赋能。2017年以来,省级财政累计投入30亿元,支持福建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改善提升工作,持续优化公共空间和人居环境。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率达100%。截至目前,全省认定省级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人22人、市级工匠208人,培训建筑工匠6.29万名;省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信息系统已上线10467处历史建筑和全部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数据,相关空间数据同时纳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创新建立福建传统村落建筑海峡租养平台,探索由村集体向村民收储传统建筑,通过租养平台供全社会认租认养,已上线309个传统村落、801栋传统建筑。

执法检查组建议,在编制“十五五”规划时,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纳入全省发展总体布局进行统筹谋划;规划中既要系统制定保护措施,也要同步谋划可持续发展的业态布局和活化利用路径,体现各地特色;坚持活态传承,要把原住民作为最重要文化传承主体进行整体保护,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并以文旅深度融合为重要抓手,将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纳入区域旅游线路规划,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消费,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3.福州自贸片区举办专题培训讲座赋能外向型经济发展

29日下午,一场由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举办的专题培训讲座,为全市各区、县(市)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干部们带来了赋能外贸发展的新思路。作为福州自贸片区管理体制优化调整后的首场活动,讲座以“做外贸 找自贸”为关键词,吸引近百名相关部门代表参加。

当天,活动邀请世界贸易组织教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黄建忠,以“‘对等关税’冲击与我国开放经济”为主题,为大家深入浅出地分析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来源:网易综合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