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处理好每一件关乎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小事”,是实现“国之大者”、服务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实路径。教育入学“一件事”、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政务服务的“小事项”,关系着改革惠民“大文章”。各地要进一步发挥“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引作用,推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实施,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
在深化改革中提升成效。“一件事”改革,以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理念转变、流程重塑、部门协同,进一步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从填报“一张表单”,上传“一套材料”即可实现教育入学“零跑动”办理,到出示“医保码”可办理预约挂号、报告查询、门诊缴费等全流程,再到新手爸妈在“喂一次奶的时间”里就能办完宝宝出生需要的相关事项。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持续丰富拓展“一件事”应用场景,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政务服务。目前,2024年推出的2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已基本落地实施,2025年第一批12项重点事项正在加快推进实施中,累计办件量超1亿件。各地各部门要持续深化改革,将更多事项纳入“一件事”改革,并结合实际推出更多“一件事”服务事项和应用场景,提升办事效率与成效。
在改革牵引中优化服务。各地在推进“一件事”改革的同时,要总结经验做法,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加速形成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服务专区等数十个主题服务专区一目了然,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40多个国务院部门平台的政务服务在这里贯通;“随申办”“浙里办”“渝快办”,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各地打造别具特色的地方政务服务端口。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初步实现521万项服务事项和3.6万多项高频热点服务应用的标准化服务,有力推动各地各部门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各地要打通数据壁垒,整合平台资源,推动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民。
在统筹推进中提质增效。各地在推进“一件事”改革过程中,既要立足本地实际提升服务效能,也要从区域“一盘棋”的角度统筹推进,持续释放政务服务的动能。从多举措加强政务服务制度建设,到更多聚焦群众办事需求,再到探索数智赋能政务服务,各地要以“一盘棋”改革思维,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持续跃升。要持续健全机制。从构建数据流转体系,到推出“云端联审”模式,再到以标准化为牵引推动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各地要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要强化需求导向。各地从以政务职能为中心的“供给侧”模式,逐步转向以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的“需求侧”模式,让“一件事”从“能办”到“好办”“易办”,是改革惠民、服务为民的生动体现。要注重技术革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激活更多面向企业和群众的应用场景,有效推动政务服务向“智办”跃迁。(张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