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科技资讯AI速递:昨夜今晨科技热点一览 丨2025年8月4日
2025-08-08IP属地 湖北0

  科技日新月异,全球创新不断刷新边界。我们为您汇总昨夜今晨的科技领域最新动向,带您快速了解前沿技术、突破性研究及行业趋势。

  你可曾听过 微软Windows 11 SE将终止支持!主要面向低成本设备

  微软宣布将于2026年10月终止对Windows 11 SE的支持,该版本专为教育及低成本设备设计,提供简化体验。自2021年推出以来,Windows 11 SE因应用限制和存储要求(仅支持OneDrive)未获普通用户青睐,仅Surface Laptop SE搭载此系统。微软确认终止支持后不再提供更新或安全修复,标志着这一小众版本的终结。详情>>

  15亿美元也挖不走的人:这位AI专家为什么对扎克伯格说不?

  澳大利亚AI专家Andrew Tulloch拒绝Meta高达15亿美元的挖角邀约,选择留在初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这位37岁的计算机科学家曾在Meta工作11年,后追随OpenAI前CTO创业。尽管扎克伯格开出天价薪酬,TML团队无一人跳槽,反映出顶尖AI人才更看重研究环境而非金钱激励。业内人士指出,Meta的广告商业模式和OpenAI在AGI领域的领先地位是重要影响因素。详情>>

  消息称苹果计划首度进入 AI 搜索引擎领域,挑战谷歌 / OpenAI 等现有市场玩家

  据彭博社报道,苹果计划首次进军AI搜索引擎领域,成立由前Siri负责人领导的AKI团队,旨在开发类ChatGPT的AI搜索体验。此举标志着苹果在生成式AI战略上的重大转变,尽管其现有智能功能反响平平且新Siri一再延期。目前项目仍处早期阶段,但若成功推出,将直接挑战谷歌、OpenAI等现有市场巨头。此前苹果对AI搜索公司Perplexity的兴趣已为此次布局埋下伏笔。详情>>

  日本为何又在机器人领域输给中国了?

  日本媒体近日发文反思日本在机器人领域连续输给中国,指出日本虽曾是人形机器人研究先驱,但中国已在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实现反超。西方媒体同样对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崛起感到焦虑,多国媒体分析认为中国成功源于稳定的产业政策、庞大的数据优势以及开放合作的创新模式。相比之下,个别国家筑起的科技壁垒反而凸显了中国在逆境中愈加强大的发展韧性。详情>>

  马斯克:实时AI视频渲染技术提速 3至6个月可落地

  马斯克宣布AI视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时渲染效率在10天内从60秒缩短至15秒,预计本周将达12秒且画质无损,3-6个月内可全面应用。同时,其公司Grok推出的文本转视频工具能在30秒内生成带音效的动态视频。这两项技术将大幅提升视频制作效率,为内容创作和传媒领域带来革新。详情>>

  数据“锁在家里”,AI难为无米之炊!传统开源模式失灵,更高阶“开放”在哪

  2025 CCF中国开源大会聚焦AI时代开源困境与突破路径。专家指出,当前具身智能发展受限于数据获取难题,传统开源模式因数据封闭面临“无米之炊”窘境。虽然开源能降低技术门槛、促进协同创新,但AI范式转向“数据中心”后,数据不开放导致模型难以复现迭代。与会院士建议构建“有条件共享”的开放新生态,通过分层接口标准化、场景化数据开放(如医疗数据脱敏)等方式,在保护隐私前提下释放数据价值。从代码开源转向架构开放,或将成为推动AI创新的关键突破点。详情>>

  国产创新药突围:谁能先把CAR-T成本砍半?

  国产CAR-T疗法在癌症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百万元高价与有限支付能力形成尖锐矛盾。文章分析了9家国内领先CAR-T企业,指出技术迭代是降本关键:异体CAR-T、非病毒载体和自动化生产有望将成本降低30%-50%。目前科济药业、合源生物等企业通过“异体+非病毒”双路径布局,长期成本或降至30万元以下,为进入医保创造条件。支付体系方面,商保是短期支撑,但只有当价格显著下降,才能实现规模化普及。技术领先且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企业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详情>>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8日开幕,首发超100款新品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在北京开幕,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汇聚22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大会将展出1500余件机器人相关展品,其中包括10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活动包含论坛、博览会及大赛等多元形式,集中展示机器人领域最新技术成果与发展趋势。详情>>

  英伟达恢复对华出售芯片后,受到中方约谈

  英伟达恢复对华出售H20芯片后,因美方要求芯片内置“追踪定位”功能引发中方高度警觉。中国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等法规约谈英伟达,强调必须保障用户数据安全和国家信息安全。此前英伟达CEO黄仁勋虽成功游说美国政府解除销售禁令,但中方明确表示不会为商业利益牺牲安全底线。外交部指出反对科技问题政治化,中国将在保护国家利益方面保持警惕。事件凸显在数字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英伟达需证明其产品安全性才能获得中国市场认可。详情>>

  被AI裁掉的打工人,靠收拾AI的“烂摊子”再就业

  2025年AI浪潮下,企业裁员潮与“AI善后师”新职业同步涌现。硅谷企业为降本广泛部署AI工具,却因生成内容空洞、代码漏洞频出等问题,被迫高价雇佣人类进行返工修复。典型案例显示,AI文案修改费高达2000美元/单,技术故障导致企业日均损失超300英镑。麦肯锡调查揭示78%企业AI应用实际效益低于预期,部分品牌更因AI失误遭遇声誉危机。法律判例明确企业需为AI错误担责,促使亚马逊等公司增设AI风险管理岗位。专家指出,当前AI仅能替代流程性工作,在需要判断力和责任归属的领域,人类兜底成本远超预期,技术落地仍处于“J型曲线”的阵痛期。详情>>

  《纽约时报》与亚马逊达成协议,交易金额曝光

  《纽约时报》与亚马逊达成多年AI内容授权协议,每年授权费达2000万至2500万美元,约占该报2024年总收入的1%。根据协议,亚马逊将获得《纽约时报》旗下多个平台内容的AI使用权,用于产品开发和模型训练。此举标志着《纽约时报》首次向科技巨头开放内容授权,与其此前对AI版权的强硬立场形成对比。亚马逊则借此加强AI服务布局,此前已升级Alexa语音助手。该协议反映了媒体行业与科技公司合作的新趋势,类似合作还包括新闻集团与OpenAI的2.5亿美元交易。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