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很重要。
最近,华润、中海频频与地方政府签下大体量项目战略协议或表达战略合作意愿。
单就7月来看,华润先后在上海、青岛、深圳有所动作。
差不多时间里,中海则出现在北京、苏州、长沙。
显然,华润、中海已经在为下一轮周期提前布局!从城市选择来看,他们的目标既有北上深这样的顶级一线,也有苏州、长沙、青岛这样的二线。
据我们了解,当前地方政府尤其是低能级城市,对房企投资的态度极为开放。不同于行业上行期——彼时对企业开发的要求严苛,既要求引入先进产业,提供的工业用地却往往面积狭小且价格偏高;如今,只要企业有意向投资,无论是地块选择、地价设定、付款条件,乃至产业引入的具体标准等,都有充分协商空间。更关键的是,这类项目的前期投入并不高。
这些,或许正是大型央企在各地积极行动签约大项目的直接原因。此外,这些在行业周期底部获取的项目,往往会在未来给房企带来巨大的收益。
例如我们曾在5月期的《晨光地产行研》“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中海”篇中提到,中海2024年的4个业绩贡献突出的超百亿项目中,3个是通过8年前的旧改合作、不良资产接手、以及与地方政府长期密切交流的布局成果。(详细内容可跳转小程序查看FOCUS地产战略)
除此之外,我们也曾在今年2月期的《晨光地产行研》“行业、城市及企业都要遵循‘美林时钟’”篇中指出:在一个完整的周期性变化中,各类资产起伏轮动,没有单一投资品能通吃全周期。(详细内容可跳转小程序查看FOCUS地产战略)
所以,投资房地产作为大宗资产类别,企业提前布局、顺势而为是明智的选择。
另一方面,当前大部分企业都忙于自救,根本顾不上超前布局。所以,对于实力强劲的大型央企而言,反而是一个获取大项目的一个良好时机!
可以预见,当下在关键城市落子的每一个战略项目,都将在周期向上时转化为强劲的业绩动能与丰厚的利润回报。
更多房地产企业动态、市场动向、宏观政策的分析及跟踪,我们在《一周敏感信息速递》《晨光地产行研》里有详细地探讨和呈现,欢迎咨询。
【以上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所在企业观点。】
《晨光地产行研》
『 产品介绍 』
站在管理层角度,从更高维视角
前瞻分析影响地产走势的中宏观要素
帮助企业管理者
拓展认知边界,更早把握投资机会
是投资者理解房地产必读的战略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