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夏热勒津村,村民王艳玲用27年光阴,把电视剧《锦绣芳华》里敢闯敢拼、带富乡邻的剧情,实实在在过成了自己的人生。
1997年,王艳玲带着安徽藕种在村里试种,因水土不服,藕种“全军覆没”。“我在老家看到,满池荷花十分好看,就想在自家承包的池塘里试试。”王艳玲说。

“荷乡藕遇”湿地公园荷花池。博尔塔拉融媒体中心图库
随后,王艳玲辗转湖北、重庆学习技术,带回耐寒晚荷品种,最终,试验池里绽放出荷花,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赏荷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问我能不能用藕炒菜,我便有了开农家乐的想法。”王艳玲说。2007年,她成立小荷度假村,随着知名度增加,这里成为博乐市一张亮丽的名片。如今,当年的鱼池已扩建为3200平方米的荷塘,东北睡莲与多色荷花次第绽放。

游客在稻田钓小龙虾。实习生张亦涵 摄
荷花种成了,度假村火了,王艳玲又引进螃蟹和龙虾,形成“荷花观光+稻蟹共生+小龙虾养殖+果蔬采摘”模式。游客既能赏花,又能采摘、还能垂钓,实现“农旅融合”的致富路径。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0余年来,王艳玲为300余名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资助57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186名妇女再就业。在度假村工作的单亲家庭学生古丽(化名)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王艳玲主动给她车票钱,并叮嘱:“好好上学,钱的问题王妈妈解决。”

游客在稻田钓小龙虾。实习生张亦涵 摄
受资助的学生有困难或者有烦心事,都会给她打电话;毕业、找到工作、领到第一笔工资,也会打电话报喜。
夏热勒津村党支部书记张秋银说:“王艳玲不仅热心帮助困难家庭的妇女就业、资助学生,还是我们乡里创业致富的‘领头雁’。”

王艳玲在稻田察看螃蟹生长情况。博尔塔拉融媒体中心图库
近年来,王艳玲多次被自治区、自治州、博乐市授予劳动模范、先进个人、致富女能手等荣誉。
如今,荷塘里荷花依旧年年绽放。王艳玲用近三十载的坚守与探索,不仅让荷塘变成“聚宝盆”,更用实干诠释了“自己富不算富,带着大家富才是真富”的道理,成为乡村全面振兴路上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