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晓刚《》:A Great Masterpiece……

王丽娜《村庄·音乐》:新疆导演王丽娜的第二部长片作品,2024年12月15日周日晚上观于苏州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跟乔思雪导演的电影《脐带》同列,都是近年来国内出现的之于民族音乐世界音乐的传播贡献最大的艺术电影作品,明年能迎来院线公映,无论之于维族民族音乐传播本身,还是之于新疆各民族和谐相处、共融共生的良好创作愿景而言,都可谓是善莫大焉。黑白影像营造的纪实般诗意长镜头,如导演本人淡雅如诗的表达与人格气质一般,极具震撼人心的力量。不是纪录片、却胜似很多纪录片的隽永民族音乐影像志表达,那些关于音乐与艺术、亲情与传承、故土与成长、信仰与共同体的动人书写,让人久久难忘。会持续关注、追踪、守望与访谈的优秀电影作者,也期待导演“故乡三部曲”之第三部作品《爱与希望的编年史》的顺利问世。

(德)维姆·文德斯《完美的日子》:基于现实主义和社会学取向的考量标准,固然可以挑出这部电影很多毛病。然而从电影本体和美学层面考量,无论是主人公的人物塑造、还是导演一以贯之的美学体系营造,都是高度自洽而极具感染力的。最喜欢电影中、那些深刻浸染写意美学脉络的精准、克制而余味无穷的表达——每天凌晨出门时微笑着抬望蓝天,闪回梦境为主人公过往经历给出的开放式留白,以及结尾主人公面部特写长镜头中、那些细微而丰富的表情变化传递的无限意蕴……

《》:继学者汪民安导演的纪录片《福柯》之后、又一部可以丰富中国“学人电影”类型的范式开创与议程设置意义的佳作。相比于“里斯本丸沉没”,其实片名叫《“打捞”里斯本丸》更为合适——前者的事件本体与调查者隐身的意义能指,跟后者的当代史本体与电影编创团队主体显性化的状态所指之间的差异与微妙张力,值得玩味。跟纪录电影、直接电影等既定电影范式相比,本片更接近于以导演为第一主角的“个人英雄主义”式“公路”电影。这种纪录片化和电影摄像机显性化的即兴剧情与主题调查式电影,为电影分类学制造了难度,为电影的人本主义精神提供了范本,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下、超越“身份与暴力”(阿马蒂亚·森代表作书名)的生命本体叙事与记忆复建,贡献了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

(韩)金成洙《首尔之春》:1.邻国作为方法;2.历史从未远去;3.不只是史中见人,也同样是以人造史。

周洪波《小园林》:具有三重意义层次的精彩纪录片作品——之于园林艺术,它讲述具有千年传统的造园与园林文化在当代苏州的遗存、流变与最新生态;之于文化史,它以三组当代造园者的生命故事,以及围绕他们各自的园林展开的社交、展陈、传播与家族纷争,跟苏州乃至中国古代以园林为中心的文人史、文化史与文学史,构成一种清晰呈现古今流变脉络的对照式影像叙事;之于城市史,它以园林、人物与城市之间的三元对话,来呈现附属于园林之上的民俗、社会生活、文化惯习与城市规划的演进过程,进而构成苏州城市史的重要注脚。非常值得用心观看。

《》:跟其动物题材前作《》类似,仍然呈现宏大国家叙事与个体曲折生活之间的张力。尽管在剧本叙事上略失严密,但将破败小镇的景观化、人与动物之间的荒原感与共通性呈现到极致的摄影与影像表达,还是赋予了全片极强的当代寓言气质。全镇人围观日食、而众多动物遍布小镇的结尾,让人想起库斯图里卡电影里战争硝烟下的动物满城,其共通的电影意象与政治寓意让人共鸣满满。最喜欢影片里男主角的绝少台词、空间叙事里的写意布景与Pink Floyd的点题音乐。能将景观化叙事调度到极致与写意式影像表达融汇于一体,还是那个我们无比熟悉的管虎导演作品。值得推荐。

(俄)科萨科夫斯基《建筑元》:2024年上海电影节个人观看的第一部电影。材料、建筑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呈现,跟兼具电子和后摇气质的配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让人动容。一边是宏大而崩塌的自然与世界,一边是建筑师个体构造“生命之圆”的类西西弗之举,两者之间的对比蒙太奇,着实动人。结尾处建筑师的点评和字幕定调,其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影片的意象表达,如果去掉这个结尾,整部影片的气质与意蕴,会更加震撼人心。整体而言,仍然是非常难忘的观影体验。

赵晔《扎赉诺尔》:2024年上海电影节个人观看的第五部电影,也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时代已经销声匿迹多年之后,跟当年中国最好的独立电影作者之一赵晔的再次相遇。跟他另一部在南京中国独立影像展上备受赞誉的电影《马乌甲》类似,本片也是讲述两代人之间的情感关系。衰败、苍茫、凛冽到极致的自然、铁路与厂矿摄影,在后摇配乐和精心调色的助力下,营造出一种悲情而又隐忍的电影意象,跟两位主角简洁对白、即兴歌唱与丰富身体语言互相映照,将这种不是亲情、而又超越亲情的依恋关系刻画无余。而作为他们二元关系发生背景的铁路、火车、厂矿与工人的群像,又让如今已成文艺热门议题的“东北”,被有缘的观众看到更为丰富的面向。看完本片,最大的遗憾,就是这样一位极其优秀的中国电影作者,最近十多年里,除了两部近乎“无声”的警匪题材电影外,已经近乎消失,让人扼腕叹息。

黄精甫《周处除三害》:影像视听语言运用、叙事文学性与思想深度俱上佳的台湾电影,顶着暴力犯罪类型片的帽子,实际上还是延续着《大佛普拉斯》《血观音》一脉的尖锐现实主义批判与思考。继李珞导演的《唐皇游地府》之后、华语电影界涌现出的又一部以传统经典故事为素材的佳作。除了结尾略显“狗尾续貂”外,堪称完美。走出影院,后劲巨大,久久无法回神。
(本片单全部从蓑翁2024年观看的电影当中选出,海报配图来源于豆瓣网电影频道,点评均为蓑翁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如果对本文感兴趣,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