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消防救援总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联合通报,全省针对电动自行车、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开展的“三个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场关乎民生安全的“守护战”正持续深化。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gzxfg.cs-ej.cn/file/upload/202508/06/092204561.jpg" />
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张华东表示,电动自行车领域整治自去年4月启动以来,通过源头管控、设施完善、存量清零等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全省火灾起数同比下降68%,建成121.8万个充电端口,基本实现1:3.3的配建比。此外,通过“以旧换新+报废回收”措施,吸引了52.6万名消费者参与活动,累计以旧换新54.1万辆电动自行车,有效降低了存量风险。
同时,截至7月27日,全省11市均已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52.6万名消费者享受3.2亿元政府补贴,带动相关消费14.9亿元。省商务厅总经济师付春华强调,为推动政策落实,商务厅加强工作统筹,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打造综合服务点,扩充销售参与主体,全方位推动政策实施。并且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累计为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628.24万辆,查处交通违法50.4万起,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查处非法改装案件63起。
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风险,自今年2月专项整治启动以来,全省因动火作业引发的火灾事故显著减少。截至目前,全省因动火作业引发火灾67起,较去年同期下降54.63%,有力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省级专班实体化运行,建立了形势研判、信息共享等机制,应急、住建、市场监管、公安、消防五部门联合开展4次打击行动,形成监管合力。
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张华东介绍道:“新施行的《山西省消防条例》为动火作业划出清晰红线: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需经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并落实现场防护。条例明确动火现场管控“六必须”,包括清理可燃物、配备消防器材、专人全程监护等刚性要求。”
围绕建筑保温材料火灾隐患,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郭玉斌表示:“整治工作部署开展以来,全省住建部门聚焦建筑保温材料应用领域监管薄弱环节,全面加强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有效提升建筑保温材料本质安全水平。”
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摸清底数,将全省143家生产企业和663家销售企业纳入监管,编制《建筑保温材料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并开展标准宣贯培训。整治以来,共检查建筑保温材料生产单位126家,销售单位545家,立案查办违法案件6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起,责令16家企业进行整改,没收不合格挤塑板285立方米,收缴罚没款14.8万元,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
“三个专项整治”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从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的广泛覆盖、以旧换新政策的精准撬动,到建筑保温材料“设计-进场-施工-验收”的闭环监管,再到动火作业“人、机、管”三位一体的智能防控体系,山西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未来,山西省政府相关部门将继续深化整治工作,确保整治成果长效化,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网易山西 黄晶 秦勤 助编 兰亚丹)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gzxfg.cs-ej.cn/file/upload/202508/06/092204531.jpg" a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