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体突然发难,指控中国针对英伟达
9月17日,英国媒体突然爆出消息,声称中国有意针对英伟达公司,禁止国内企业采购其人工智能芯片。这一报道立即引发广泛关注,不少人猜测这是中国对美国在马德里谈判中种种动作的强硬回击。 但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中国对英伟达的调查是否仅仅是为了报复美国?让我们深入分析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本文信息来源于央视新闻、环球网、观察者网、财联社等权威媒体,为提升可读性已进行适当润色,请读者理性阅读) 调查早有端倪,并非临时起意 实际上,早在马德里谈判进行期间,中国就已经启动了对英伟达的调查。这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在不久前举办的链博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还专门用中文发表演讲,一时风头无两。短短几个月后形势突变,确实令人费解。 9月18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对此事进行了澄清: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虽然这属于经贸科技领域的事务,不归外交部直接负责,但可以确定的是,对英伟达的反倾销调查绝非一时冲动,而是有充分依据的。 收购案埋下隐患,反垄断调查由来已久 这次调查其实源于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6年前,英伟达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时,就因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而受到市场监管总局的调查。很多人可能不解:一个普通的收购行为为何会涉及垄断? 简单来说,英伟达收购迈络思后,可能利用技术优势形成强绑定关系,使竞争对手失去市场竞争力,从而达成垄断。就像手机市场,如果某品牌手机强制要求只能使用特定运营商的网络服务,就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选择权。 欧洲国家也加入调查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中国在调查英伟达。早在2024年底,欧洲多国就已对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就连美国国内也有不少反对英伟达的声音。这充分说明英伟达的市场行为确实存在问题。 芯片安全问题引发担忧 更令人担忧的是,英伟达的芯片被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其销往中国的H20芯片不仅性能被大幅削弱,还被曝装有后门程序,可能受到美国政府控制。这印证了美国政府要让中国在半导体上依赖美国的说法并非空谈。对于关乎国家战略安全的芯片产业,中国自然不能将命门交予他人。 关税战背后的真相 这次马德里谈判中,美国一反常态没有挥舞关税大棒。这与特朗普时期动辄加税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原因很简单:美国发现关税战对中国已不奏效。中美贸易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初级原料,而美国却难以找到替代中国的工业品供应商。美国农民的困境就是最好的例证。 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当前,英伟达和美国政府都面临失去中国市场的风险。但中国不会因为他们的态度变化而改变既定方针。坚持独立自主的科技发展道路,才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根本之策。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播正能量,所引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或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对存疑信息,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