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街区活力 化身“服务暖心人”
一直以来,强碧薇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围绕街道“新善治”党建品牌,积极探索街区党建工作,助力党建引领“多格合一”。
通过铁脚板丈量街区,为便于“两企三新”党员就近找到党组织,以“党群联新卡”助力全覆盖走访街区商户,在日常走访联系中同步问需问难,链接各职能部门力量为商户及时解决难题。
定期组织支部党员和流动党员开展“三会一课”、一支部一实事、志愿服务、外出参访等活动,不断提升党组织凝聚力,积极鼓励引导新兴领域群体向党组织靠拢,已动员4名商铺店主、快递员递交入党申请。
为进一步实现破“墙”共治,强碧薇发动街区、新就业群体、园区楼宇、市场商场、居民区、区域化党建共同行动单位等各类成员加入“善治朋友圈”,精准对接需求和资源,开展“善学大思政”“四季生活节”等党建项目,实现资源共享、活动联办、矛盾联处,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基层治理温度。
坚持服务为民 勇当“难题攻坚手”
就部分小区提出的停车难问题,强碧薇积极主动与园区、楼宇联系对接,经多次走访、协商、牵头召开协调会后,成功链接通用大厦、红墙创意园、国媒中心、新慧谷等多家园区、楼宇资源开展“潮汐泊车”项目,以“夜停晨走”的“潮汐式”共享停车位缓解小区停车难题。
针对新就业群体的生活和工作需求,积极联动党群服务阵地和沿街商户资源,创新打造“小哥茶铺”“小哥生活铺”等项目,绘制《新就业群体全域友好地图》,在夏季打造“小新”避暑站。
“小哥茶铺”在提供歇脚充电服务的同时,还拓展设置了学习角,打造技能课堂;“小哥生活铺”则让“小哥们”能在34家各类沿街商户服务点享受消费优惠。
此外,强碧薇还积极鼓励新兴群体参与街区治理,引导他们组建“志愿新星服务队”、聘请街区骨干担任“轮值路长”,在突发事件上报、社情民意传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与街区形成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