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8日,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办学110周年纪念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中国知名大学及科研院所专栏”出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办学110周年专辑”,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芙蓉实验室主任陈翔教授,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芙蓉实验室副主任黎志宏教授担任特邀编辑。专辑汇集了湘雅医学代表性研究成果,展示了湘雅医学百年历史传承和学人风采。
陈翔 教授
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芙蓉实验室主任
黎志宏 教授
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芙蓉实验室副主任
专辑篇目
【点击文后“阅读全文”可获取专辑全文】
编者按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先行者
陈翔, 黎志宏
评述
脓毒症免疫抑制与肠道菌群失调
郭禹彤, 张华莉, 成丽琴, 刘德培
人类宏基因组变异与疾病发生及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溶瘤病毒助力肿瘤免疫治疗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遗传病因和神经生物学机制
突触囊泡蛋白2A PET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免疫与代谢: 网络调控、取舍权衡与机体稳态
骨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受精障碍导致人类不孕不育的遗传机制
人源类器官表型组学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去泛素化酶: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潜在治疗靶点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内源逆转录病毒在肿瘤和人类其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论文
色素颗粒是皮肤型红斑狼疮的敏感性皮肤镜特征
核因子-κB相关信号在肾透明细胞癌中与预后和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甲醇胁迫培养下稀土元素镧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动态的影响
王菁妍, 翟星宇, 陈浩, 彭璇, 赵一鸣, 肖颖, 黄静, 余正
左右滑动,单击放大查看
编者按
百十芳华, 湘风赓续, 雅韵承传.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创办于1914年, 是我国第一所中外合办的医学院. 首任院长颜福庆先生在湘雅医学院开启了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逐步形成“公医制”“预防为主”“为人群服务”的医学教育理念. 湘雅治学以“高标准、严要求”著称, 并延续至今. 在“精英教育”的原则下, 张孝骞和汤飞凡等湘雅医学院首批10名毕业生均成为了中国医学领域的著名专家. 110年来, 湘雅医学院培育了一大批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医学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先行者”, 为增进人类的健康福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湘雅医学院已经成为国家高等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百年湘雅”这块金字招牌日益生辉、更加夺目.
学院占地面积近29万平方米, 南望岳麓, 东临湘江. 设有临床医学(五年制、八年制)、麻醉学、精神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五年制、“5+3”一体化)、预防医学、基础医学、法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临床药学、护理学、生物科学、医学信息学14个本科专业, 拥有基础医学院、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湘雅护理学院、湘雅口腔医学院、湘雅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共6所学院, 实验动物学部1个挂靠直属单位、4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6个临床学院(教学基地)、11个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6个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基地.
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 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1个, 包括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省部级科研平台180个. 拥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遗传学、药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神经病学、外科学(胸心外)、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耳鼻咽喉科学8个国家重点学科, 外科学(普外)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8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建设项目.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6个医学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百分之一, 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千分之一.
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 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教职员工近万人, 其中有副高级以上职称者2000余人, 在岗博士生导师473人、硕士生导师1046人, 外籍专/兼职博士生导师21人,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长江学者”15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 “四青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70人, 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7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
学院教学以严谨著称. 自创办以来, 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人才, 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 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我国首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的5所院校之一, 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 一流本科课程18门, 国际平台线上课程9门, 国家级教学平台11个, 多学科教学平台6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4个. 令湘雅人引以为傲并传诵至今的是, 高水平的教学和育人能力. 1982年起卫生部连续三次组织部属院校毕业生进行基础与临床知识的统考, 1977、1978、1979级本科生获得“三连冠”, 轰动一时. 1994年, 卫生部组织全国17所顶尖医学高校联考, 湘雅医学院再度名列第一. 1996年首批通过“211工程”立项审核. 2002年, 为确定首批临床医学八年制招生资格, 教育部组织临床医学七年制考核, 湘雅再度名列第一. 在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组织的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中, 荣获六次“特等奖”, 居全国第一. 步入新时代, 基于百余年的历史积淀和严谨的治学之风、高质量的人才输出, 坚持把中南大学校训“知行合一”贯穿于卓越医生培养全过程, 荣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1年, 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集体.
学院近年来科研创新成果亮点纷呈. 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加强原创性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成功获批建立个体化诊疗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湖南省芙蓉实验室(精准医学)等重大科研平台, 共计建成1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十三五”期间, 学院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72项, 中标经费4.2亿元; 获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近2000项, 中标经费累计达14亿元. 获国家科技成果奖7项, 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获省部级成果奖励87项. 近5年, 学院师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发表论文5篇, 在JAMA, BMJ等临床医学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9篇. 转化或应用发明专利百余项, 其中2个项目转化合同金额过亿元.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重视中外合作办学, 每年选派八年制医学生赴耶鲁大学、密西根大学、埃默里大学、匹兹堡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学习, 推动境内外联合培养双学位授予新模式, 2019年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签署MD+Ph.D双学位联合培养协议. 与美国雅礼协会、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湘雅海外校友会等交流、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学术交流密切. 依托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学生海外学习交流项目、海外来华留学生培养项目以及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推进医学教育国际化.
适逢湘雅医学办学110周年, 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 特组织出版本专辑, 为110周年献礼! 110周年是湘雅医学院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精神, 共同书写湘雅医学院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