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动态首页 最新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别被电视剧骗了!
2025-09-28 10:15

最近有消息称,电影版《寻秦记》集合了众多原班人马准备开拍,这部堪称穿越剧鼻祖的经典之作是90后们共同的的童年记忆。

不过,在感慨之余也希望导演可以注意一下剧版中曾出现过的食物穿帮问题,影版里可一定要避免呀~比如第二集中,项少龙在一对老夫妇家借宿一晚,临行前人家送他一包地瓜用以充饥。这份善良让人感动,这包地瓜却让观众看得尴尬。

01.

地瓜即番薯,这么洋气的名字一听就是妥妥的“外来户”。话说,明朝万历年间有个福建商人名叫陈振龙,他去吕宋(也就是菲律宾)做生意的时候看到当地人多以薯充饥,打听后得知这种薯味道不错,极易成活,产量也很高。

他想,要是把这种薯运回去种植不仅能缓解饥荒还能卖个好价钱,于是就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儿子陈经纶。陈经纶时任福建巡抚金学曾的幕僚,就向上司提议可引种此薯以应对灾情。金学曾大喜,当即下令派陈振龙前往吕宋购买薯苗。

就这样,番薯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传入了中国。在金学曾的大力推广下,漳州成为最早种植番薯的地区之一。福建百姓不仅填饱了肚子,还填饱了口袋。后世因此把金学曾尊称为番薯公,番薯也被称为金薯,这段历史被陈振龙的后人陈世元记录在了《金薯传习录》中。

在收成不好的年岁,蔬菜是国人食物的主要来源。然而我国古代本土栽培的蔬菜种类不多,产量也受限于时节气候等诸多因素。百姓常吃的就只有韭、薤、葵、葱、藿这“五菜”,因此各朝历代的统治者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外域引进了许多新品种。

当然我们也不是来者不拒的,这些蔬果作物要想“移民”过来,必须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特别是要适应高温多雨的夏季。而且产量也不能太低,最重要的是味道要好。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于汉、唐、明清时期迎来了引进蔬菜的三个高潮,陆、海丝绸之路则是主要传播路线。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张骞出使西域图

公元前140年,大汉王朝武帝即位。新官上任三把火,面对西边一直搞事情抢地盘的匈奴,汉武帝决定招募能人出使西域,想要联合被欺负的大月氏和有点强的乌孙国一起收拾匈奴。

随时准备着为国效力的小郎吏张骞挺身而出,于公元前138年从都城长安出发,开始了自己第一次出差。但是要去到大月氏还得路过匈奴,匈奴自然不会让张骞顺利通过,二话不说就给扣下了。

他这一留就是十年,后来好不容易逃出去了,也到了大月氏,却没曾想人家已经玩嗨了不愿意打了。无奈之下张骞只得作罢,可尽管回程改了道却还是又被抓了。幸好赶上了匈奴自己窝里斗,张骞终于在公元前126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虽说张骞第一次出使没能完成任务,却把西域的地理、物产和风土人情给摸熟了,这些信息在后来卫青狠揍匈奴的战役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七年后,河西走廊已经是大汉掌管了。汉武帝为“断匈奴右臂”,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次是打算和乌孙国一起抵抗匈奴,同时也想和西域各族搞好关系。

张骞带了三百人组团出行,还有大量的丝绸和金帛等货物。这一次出使收获颇丰,张骞不仅圆满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还和西域众国交了朋友,开辟出一条丝绸之路。从此,汉朝和西域在物质文化等方面你来我往,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02.

张骞在返程时还带回了用丝绸和茶叶等物换来的大蒜、胡荽、胡豆、胡瓜、苜蓿、葡萄等一众蔬果。其他的大家都认识,只是这胡荽、胡豆和胡瓜是什么?这三位表示改名的锅要让东晋赵王石勒那小子来背,他是胡人,当了皇帝之后觉得“胡”字带有歧视性质,就把我们叫做原荽(后演变为芫荽,也就是香菜)、蚕豆黄瓜了。

明永乐 青花加金彩缠枝苜蓿花纹碗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史记·大宛列传》:“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

对于不吃蒜和香菜的人来说,张骞带回的这份菜单口味可真是不轻,但这二位不仅能做菜还能入药。就拿蒜来说吧,它原产于西亚,跟着张骞来到我国以后,就凭借着自己的神仙味道收获了大批粉丝,各地也都陆续开始种植。

有记录可循的如山东地区,班固在《东观汉记·李恂传》中写道“为兖(yǎn)州刺史,所种小麦、胡蒜,悉付从事,无所留。”这里的胡蒜就是大蒜的初称。

历代人吃蒜,或生食,或腌制,或与鱼肉同烹,总之是变着花样地吃它。其追随者还把对它的爱意写进了各种奇闻轶事里,我们从《广古今五行记》中就可以领略到它在大唐盛世的受欢迎程度。

故事发生在咸亨四年,洛阳有个和尚嘴馋得不行了,就找到当地的司户唐望之家,问能不能给他做条鱼吃。唐望之说可以,正准备去杀鱼,和尚又问有没有蒜。唐望之回答说蒜吃完了,得再去买。和尚却说蒜没了就算了,鱼也不吃了转身就要走,任凭唐望之怎么劝说都不愿意留下。虽说和尚讨鱼吃是犯了荤戒不合常理,但整个故事的字里行间也透露出蒜在当时人们饮食中的重要性。

除了佐饭调味,人们还把蒜当药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引用《别录》所言:“葫,大蒜也。五月五日采,独子者入药尤佳……归五脏,散痈肿疮,除风邪。”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里也有华佗用蒜给人治病的记录。有一天,华佗乘车赶路的时候遇见有人用马车拉着个病人,说是咽喉堵着,想吃东西却咽不下去,正要去看医生。华佗听那病人难受得直哼,就下车去看了一下。完了跟他们说,平常路边有一家卖饼的,他们那儿有用醋和蒜泥调成的汤汁,去弄三升来喝下去就好了。病人按华佗说的去做,刚喝完就吐出一条长虫来,病也好了。由此可见,古人早已会用蒜治病了。

汉代 汉蒜头口素瓶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张骞“凿空”了西域之后,受政策的鼓励和支持,许多商人都开始前往西亚、欧洲各国做生意。我们的丝绸、玉器、漆器等走出去了,他们的乐舞、杂技和蔬菜作物等也被带回来了。

和大蒜一样具有药性的进口蔬菜还有来自印度的茄子,它耐湿热,适应力强,易栽培,产量也高,完全符合我国引进的条件。食用茄子还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肿宽肠。西汉的王褒曾在《僮约》中写道“种瓜作瓠,别茄披葱”,这说明茄子很早就成为国人餐桌上的一员了。

茄子可是一种无论蒸、煮亦或炸、炒都很好吃的蔬菜。《红楼梦》里贾府的厨师将“才下来的茄子把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这样做成的“茄鲞”直接震撼了刘姥姥的味蕾和想象,惊得连呼“阿弥陀佛”。

清康熙 素三彩茄式壶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03.

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口菜谱中出现了两种让现代人看不懂的东西。一个是莳萝,另一个是莙荙。经查证,莳萝就是小茴香,莙荙就是叶用甜菜。

有关莳萝最早的直接记述是在晋代的古籍《广州记》中,“莳萝生波斯国”一句说明了它的来处。莳萝可盐可甜,因味道辛香甘甜,还可开胃健脾等,故最初既被当做香料使用,其药性也被记录在册。

北宋江西诗派的开山大大黄庭坚还十分迷恋它的香味:

邻家争插红紫归,诗人独行齅芳草。

丛边幽蠹更不凡,蝴蝶纷纷逐花老。

直到明清时期才有人把它当菜吃,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给它调换了座位——从草部移到了菜部。

而莙荙菜又名厚皮菜、猪菠菜,是甜菜的变种。甜菜起源于地中海沿岸,“莙荙”就是波斯语中甜菜 gundar 的音译。

根据元人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的相关记载和元初《农桑辑要》中“莙荙作畦下种,如萝卜法。春二月种之,四月移栽,园枯则食”的介绍可以推断,莙荙菜最晚也是在元初之前引进到我国的。

到了大唐盛世,中外交往更加密切,周边许多国家都派了使者来串门儿。可既然跋山涉水地来了自然就不能空着手来,各种香料、珠宝都拉了一大堆。然而民以食为天,我们更关心的是这群来朝贡的人都带了些什么好吃的。

唐 阎立本绘《职贡图》(局部)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据《唐会要》所言,“太宗时,尼婆罗国献波棱菜,类红蓝,实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这里的波棱菜就是菠菜,原产于波斯(今伊朗),故又名波斯草。由此可知,菠菜是在唐代传入我国的。

菠菜可是众蔬菜里的“营养模范生”,它口感清甜软滑,传入之后颇受国人喜欢。北宋的吃货代表苏轼曾留下“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菠稜如铁甲,岂知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一诗大赞菠菜不畏严寒的特性。

民间还有一则关于乾隆皇帝和菠菜的传说:那年,乾隆又去江南溜达了,在镇江乡下时因饥饿难耐,就到一农家讨要吃食。农家贫寒只能拿菠菜炖煎豆腐招待他,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乾隆皇帝顿觉惊艳,便向其请教菜名。农家人见他衣着谈吐不凡,就随口一编告诉他说是“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此后,“红嘴绿鹦哥”就成了菠菜的雅号。

大家快来看呐,这里有个老实人!

04.

南瓜,又名番瓜、倭瓜、金瓜等,引种于美洲,至迟在元末就已传入我国。关于南瓜最早的记载是在兰茂(1397-1476)所著的《滇南本草》中,“南瓜,味甘,性温。”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对南瓜的起源、传播和形态等做了详细的描绘:“南瓜种出南番, 转入闽浙, 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节节有根, 近地即着。其茎中空, 其叶状如蜀葵而大如荷叶……其肉厚色黄, 不可生食, 惟去皮瓤瀹(煮烹)食,味如山药。”

清 紫檀镂雕瓜式盒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他们一行人代表大明王朝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彼此之间礼尚往来,使得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到达了高峰。

故明清时期,借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便利,蔬菜界的玉米花生马铃薯,番薯菜花向日葵,番茄辣椒四季豆等也都纷纷组团赴华定居。它们大多都原产于美洲,在不同时间经由不同路线从不同地点登陆,之后入乡随俗慢慢地遍布全中国,并在各地方志中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梁庄王墓中出土的金锭,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金锭正面铸有“永乐十七年四月 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一锭五十两重”的铭文。

其中,辣椒在我国最早的记载是在明万历年间高濂的《遵生八笺》中:“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番椒即辣椒,湖南人叫它海椒,贵州人叫它辣角,各个地方对它的称呼各不相同。综合多方研究成果来看,辣椒的传入很有可能是海陆两线同时进行的,也因此才造成了它名目繁多的情况。

辣椒出生于美洲,最初是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的。后来人们发现它和大蒜一样,不仅可以做菜,还能有效地温和脾胃,就让它接替了茱萸的岗位。辣椒就以自己的火辣和热情帮助中华料理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可以说如果没有辣椒,川菜和湘菜根本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毛血旺、剁椒鱼头、虎皮辣椒、麻婆豆腐和辣味火锅谨代表“辣”系菜肴向所有为辣椒的引进做出过贡献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清 宜兴窑紫砂百果壶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和辣椒一样靠颜值出道的还有番茄,它的籍贯也是美洲,最早在墨西哥驯化栽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它就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出来看世界了。它和辣椒一样,应该也是分多批次、多途径进入我国的。

番茄最早拥有自己的姓名是在明末王象晋的《二如亭群芳谱·果谱》中,因来自西蕃,故名蕃柿,又名六月柿,作者还详细描述了它的身高和样貌。

清朝的时候,我国又引进了西芹、西葫芦、结球甘蓝等蔬菜。其中生于中南美洲的四季豆因一年可收获多次,四季均可吃到,故得此名。四季豆又叫菜豆、芸豆等,具有粮食、蔬菜、饲料等多种用途。

康熙五十四年( 1715) 云南的《建水州志》卷九物产篇里已有“四季豆”的条目,四川、贵州、陕西等省的地方志中也有著述。

千百年来,我国不断引进各类蔬菜作物,不仅逐步平衡了淡季蔬菜供应不均的情况,还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内容。如此看来,大家早就已经实现了“进口蔬菜自由”呢。

最新文章
通山:战“高”温 迎“烤”验 咸九高速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
 本网讯(全媒体记者 王贤波  实习记者  郭微)近日,我县最高气温可达37℃,路测的地表温度最高达40℃以上。在高温炎热下,在南林桥镇咸九高速一标段项目建设现场,省交投集团在抓好防暑降温的同时,抢抓工程进度,力争高质量完成暑期
体育彩票7星彩号码“无厘头” 引逗彩民趣多多
城市晚报讯 数字7星彩玩的不仅是技巧,还得看你的胆量。拿最近7星彩在13097期中开出的“4784787”这组号码来讲,就让许多彩民朋友们望而却步,不敢与其有所染指。就是因为当期开出的这组号码中文谐音为“死去吧死去吧去”,并且这组连起来
佛山市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系列签约暨第二届佛山市专利价值度榜单发布活动成功举办
砥砺奋进五载路,铿锵迈步新征程。10月26日,“佛山市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系列签约暨第二届佛山市专利价值度榜单发布活动”成功举办。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傅铁笔,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二级巡视员黄光华,广东省市场监
《蛮好的人生》孙俪、童蕾二搭,地位大不同,才知何谓风水轮流转
孙俪、董子健等人主演的都市剧《蛮好的人生》正在热播中,更新4天,收视率迅速飙升,最高收视率已经破了3,涨势很猛,关于剧情和演员的讨论也居高不下。整部剧以保险行业为背景,围绕职场斗争、婚姻背叛与人性救赎展开。演员也全员熟人,不
射击体验、航模表演……晋源区第六实验小学这场军事研学活动超燃!
3月29日,太原市晋源区第六实验小学五年级240余名师生,来到“人民兵工第一校——中北大学”参加军事研学活动,用一天的时间,追溯了解“红色兵工”的魅力所在。活动前,副校长李建英对本次研学活动进行了发言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意大利更青睐中国中小企业赴意投资
2025年度国际科技园区协会(IASP)第42届世界大会于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外新兴国家市场合作伙伴、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及创新型企业代表参会。意大利数字工厂首席、SPICI S.r.l.创始人兼总裁Vincenzo Lipardi表示,全球创新界加
飒!中国黑科技,震惊上百名哈佛硕士!
140名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硕士,被当下巨火的iTour AR翻译眼镜彻底震惊,纷纷表示:"OH MY GOD!"这是一款会说话的AR翻译眼镜,眼镜识别翻译对方语言,手表翻译播报本方语言,轻松实现跨语言交流五一假期,哈佛大学中国行活动在北京盛大举行
汇聚巾帼力量——沧州市举办女企业家沙龙会活动
“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一场名为“汇聚巾帼力量,共促经济发展”的主题沙龙会,由沧州市企业家直通车办公室举办。沧州市工商联副主席、市民营企业直通车服务中心主任刘泽胜,市直通办各服务中心负责人,以及13名优秀女企业家代表,共
湖南卫视开播!16集悬疑剧来袭,阵容雄厚,就连郝蕾都请来了
文案|一十三编辑|苏打水眼下的观众对什么类型的国产剧最感兴趣?有的人会选古偶剧,还有人会选年代剧。但是曾经,悬疑剧才是观众的首选。《隐秘的角落》《》《》都是有口皆碑的爆款。可今年的《》《看不见影子的少年》,却远远没能达到观众
盒马“0抗生素”鸡蛋被检出农兽药残留超标,为何引发如此轩然大波?
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则食品安全抽检情况通告,将盒马鲜生潍坊门店推上了风口浪尖——其所售保洁无抗鲜鸡蛋被检出农兽药残留超标。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更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枚小小的无抗鸡蛋,为何能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