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电视台聚焦陕西铜川三夏农业生产新举措,以“陕西铜川:‘空中卫士’护航粮食丰产”为题报道了我区利用无人机织就“防护网”,通过“一喷三防”作业为三夏粮食丰产丰收保驾护航的智能应用实践,引发广泛关注。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印台区借助科技创新力量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近年来,印台区将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两藏战略与“智慧兴农”理念有机融合,建成全市首家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为一体的智慧农业数据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周陵园区为核心,科技辐射全区,为印台做强现代农业、做优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强心剂”。在新品种研发和新技术推广方面特色鲜明,育有全省首个“铜麦”系列育种研发中心,其中代表品种“铜麦6号”全国累计推广种植面积1500余万亩;探索推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在“耕、种、管、收”各个环节提供机械化服务,带动生产效率全面提升。目前全区农机总动力达8.7万千瓦,秸秆综合利用率95.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以上。
无人机“天网”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alt="铜川市印台区:科技赋能,智慧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src="http://gzxfg.cs-ej.cn/file/upload/202508/15/201247162.jpg" style="font-size: inherit;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
今年以来,铜川全域高温干旱天气持续蔓延,为科学应对灾害性天气对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影响,印台农技推广部门积极行动,充分发挥无人机精准喷施、高效协同的技术特性,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喷多促”作业。有效防控小麦条锈病、玉米蚜虫等病虫害,同时增强作物抗逆性以抵御干热风危害,有效延缓植株衰老进程。今年已累计完成 5.3 万亩小麦、7万亩玉米的全程无人机统防统治作业。
八十套“气象哨兵”守护田间地头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alt="铜川市印台区:科技赋能,智慧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src="http://gzxfg.cs-ej.cn/file/upload/202508/15/201247512.jpg" style="font-size: inherit;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
为破解“靠天吃饭”的困局,印台区构建全域气象监测网络,在全区72个行政村和重点区域部署80套气象监测设备,实时捕捉温度、湿度、光照、降水、风速、风向六大环境要素。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平台汇入区级智慧农业数据中心,通过测算分析,生成果树防冻、病虫害预警、灾害天气预警等建议,再由系统自动推送至用户手机终端。这套“监测—分析—推送”的闭环体系,使农业生产对气候风险的响应速度提升,推动传统农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智慧养殖场景引领产业升级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alt="铜川市印台区:科技赋能,智慧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src="http://gzxfg.cs-ej.cn/file/upload/202508/15/201248952.jpg" style="font-size: inherit;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
畜牧业作为印台区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依托智慧化升级实现质效双升。全区重点打造生猪、肉牛、渔业三大智慧养殖场景,用科技助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生猪数字化应用场景内,养殖场部署温湿度传感器与智能环控系统,实时调节舍内环境,自动饲喂设备按体重精准投放全价饲料,并给500头母猪猪赋予“数字身份证”-电子耳标,随时关注其生命体征并做出应对。消费者扫码亦可查看生猪的品种、饲料来源、疫病防治等全生命周期信息,构建从农场到餐桌的信任链条,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现代化智能手段的应用使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养殖产业质效双升,数字农业发展未来可期。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加大数字农业的配套力度,深化农业科技赋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防灾减损、提质增效、安全可溯”,让科技红利更多惠及农民,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供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