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日的沉默,特朗普终于准备采取行动。
美国东部时间7月31日,白宫发布了一份全球贸易规则修改的文件,特朗普签署了行政命令,正式启动了全球“对等关税”体系。这份文件一出,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命令内容,中国台湾地区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将被征收20%的关税,越南的出口商品也同样面临20%的关税,印度的关税税率更高,达到了25%。而日本和韩国则能享受相对较低的15%税率。除了这些国家,还有一些未列入“附件一”的国家被统一征收10%的关税。最令人震惊的是,因所谓的“报复行为”,加拿大的关税税率被单独提升至35%。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美国基于“贸易安全协议进展”所采取的差异化关税措施。然而,深入分析其中的条款,两个设计暴露了其核心目标——显然是针对中国,且不惜与中国展开硬碰硬的对抗。 特朗普所设计的关税体系有一个巧妙之处,就是它精心布设了一个涵盖所有贸易伙伴的“转口管制网”。命令中明确规定,若美国海关发现商品通过第三国“转运”来规避关税,无论商品来自哪个国家,都将被征收40%的重税。这一条款显得非常严厉,事实上,它是为了封堵中国通过东南亚等地绕过关税的方式。更严厉的是,违规的企业还会被列入每半年更新的公开名单,面临政府采购的排斥和国家安全审查,且无法申请罚款减免。 这条看似普遍适用的条款,其实是专门为中国量身定做的。回顾四个月前的“关税战高峰”,美国曾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目的就是要打压中国对美出口。中国随后以精准的反制措施回击——通过稀土出口管制威胁美国的军工产业,同时通过农产品关税打击共和党票仓,迫使美国进口商承担更多压力,间接推高了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 当中国商品通过东南亚进入美国市场时,美国立刻把注意力转向了“转口贸易”。早在今年3月,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就透露了相关的战略意图:美国通过施压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要求它们“选边站”,甚至威胁对使用中国船舶的港口加征百万美元的准入费。新出台的关税令将这种“政治威胁”转化为“法律武器”,通过40%的高额转口税来封堵中国借助东南亚、墨西哥等地的出口路径。 然而,这一设计显露出了美国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承认正面关税无法压垮中国产业链,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全球围堵”切断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就在这项关税命令签署前,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特朗普在谈判中提出了两个苛刻的条件:首先,中国必须停止通过俄罗斯购买能源,否则将对相关企业征收100%的关税;其次,中国需要“严格管控”芬太尼的原料和设备,否则同样会加征20%的关税。一些激进的共和党议员甚至扬言,如果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他们将启动高达500%的惩罚性关税。 这些要求超出了贸易公平的范畴,直接触及到中国的主权决策。美国关切的能源安全问题,早已被中国多元化的进口渠道解决。而在全球主要原油供应国中,美国自身的石油企业甚至由于失去中国市场而陷入困境,油价一旦跌破65美元,就威胁到它们的生存。至于芬太尼问题,美国自己国内的医疗监管漏洞才是导致滥用问题严重的根源,而中国早在2019年就开始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全球最严的管控。 美国显然清楚这些要求不太可能实现,但它仍然继续提出这些条件,背后的用意很可能是为日后加剧关税压力找到借口。 这场“要价博弈”与关税命令的出台有着精确的时间配合。目前正处于中美“关税休战”的关键时刻:5月的日内瓦协议暂停了24%的惩罚性关税,而双方在7月底又同意将休战期延长90天。美国此时选择发难,显然是试图利用“喘息期”迫使中国做出战略让步。 中国在谈判中展现出的冷静与沉稳,反而暴露了其底气。稀土配额的调整足以威胁特斯拉等企业的供应链,而中国的能源自主性也让美国的“断供威胁”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孤立中国,美国一直把东南亚作为战略合围的关键支点,但关税令在该地区的税率设计(越南20%、马来西亚和印度19%)却暴露了美国的困境。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拉拢,陷入了“安全承诺与经济现实”的巨大矛盾中。 当特朗普要求越南削减对华逆差时,越南清楚地意识到,断绝与中国的钢材与化肥贸易将摧毁本国的制造业根基。而美国承诺向越南转移半导体封装技术,但现实是,越南的英特尔工厂90%的设备依旧需要从中国进口。美国的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也在开发越南气田,却因技术问题反而依赖中海油的支持。 这些矛盾进一步暴露了美国产业空心化的致命问题:它已经丧失了技术扩散的能力,且根本无法替代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角色。 与此相对,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却日益深入。中国已连续14年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年贸易额高达1.2万亿美元(美国仅为4430亿美元),在RCEP框架下,90%的商品享受零关税。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中国资本渗透70%的东南亚电商平台,已形成了“硬联通”和“软联通”的双重生态闭环。 美国虽以“民主安全”为幌子,但其附带的内政干涉条件与东盟的“不干涉原则”相冲突,注定难以获得东南亚国家的广泛支持。 特朗普的关税武器看似凌厉,实则陷入了自我消耗的悖论。美国的单边大棒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中,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威慑力。 参考资料: 1.《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确定新“对等关税” 税率自10%至41%不等》2025-08-01 07:34 | 来源:央视新闻 2.《美方称对华关税达145%,外交部回应》2025-04-11 15:05 | 来源:环球时报 3.《美财长称若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可能会面临更高关税,中方回应 》2025-07-30 17:33 | 来源:证券时报4.《特朗普称或将“大幅降低”对华关税 外贸行业“警惕”应对 新兴市场成开拓方向 》2025-04-24 13:44 | 来源:财联社